【活動報導】莊國彬教授「說一切有部與瑜伽派的時間觀」講會

【活動報導】莊國彬教授「說一切有部與瑜伽派的時間觀」講會

講題:說一切有部與瑜伽派的時間觀

講者: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莊國彬教授

主持人:政治大學哲學系 胡志強助理教授

時間:10/06(五)14:00-16:00

地點:法鼓文理學院GC103階梯教室

撰寫者: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生 林悟石

本次講會的主要論題是,即便在佛教內部也不受待見的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說,為何卻能引起婆羅門教的瑜伽派的青睞,進而在稍做修改後寫入該派的重要文本《瑜伽經》及其注疏中?實則,莊國彬老師試圖透過爬梳《瑜伽經》作者如何接受並改造了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說,以此窺見一個佛教在印度與不同宗教、哲學傳統的互動與對話,並進一步指出有部思想的影響不限於佛教內部;再者,「三世實有」說本身也可以被視為佛教的唯心論傾向及其發展的過渡階段。而上述議題的關鍵,即是如何界定「三世」這樣的「時間」概念。

莊國彬老師發表的主要結構可以分為兩部份,一是以說一切有部的四位論師的解釋為例,釐清佛教脈絡中三世實有說為何,以及其他部派與佛教傳統對此的觀點與批判──尤其是後者居多。二是概介《瑜伽經》及其與佛教的關涉,接著聚焦於該文本及其注疏對有部「三世實有」說的容受,並進一步從這個「他者」來反思有部的思想與理論。

在第一部份,分別討論法救(Dharmatrāta)以「樣態」(bhāva)、妙音(Ghoṣaka)以「時相」(lakṣaṇa)、世友(Vasumitra)以「安置」(avasthā)、覺天(Buddhadeva)以「相對待」(anyathā)等四種對「三世實有」的不同詮解,並提到最後有部是以世友的「三世是以『作用kāritra』的不同來界定」作為規範性解釋──在此意義上,既然法是以作用的時間點來判定其過去、現在、未來的歸屬,也因此已作用、正作用、未作用的法都必須「恆存」。然而,這種觀點引來了佛教內部不同傳統的諸多批評,包括世親(Vasubandhu):如若法體恆存,則理應恆有作用,其作用不應時有時無。

儘管如此,莊國彬老師進一步指出,許多證據或直接或間接地表示說一切有部一直存續到至少七世紀,並未因此沒落──這就與《瑜伽經》成書的3-5世紀重疊。莊老師於是接著簡介《瑜伽經》及其名義作者帕坦伽利(Patañjali),並概要指出許多學人,諸如Theodore Stcherbatsky、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Erich Frauwallner、木村泰賢等人都已提及提及《瑜伽經》與佛教的密切關係,譬如信、進、念、定、慧,慈、悲、喜、捨,亦主張無明是將無常、不淨、苦、無我轉成常、淨、樂、我──尤為關鍵的是,與有部相同,都主張存有是三世實有,差別是作用的順序不同。

但參考《瑜伽經注》,可以發現的是,瑜伽派對有部的吸收仍是有所取捨與進一步改造的。譬如在有部三世實有的理論中嵌入原質(prakṛti)/實體(dharmin)的概念,置換掉原本不具本質性意味的顯現(pravartamāna)一詞,以符合瑜伽派自身的神我(puruṣa)—原質(prakṛti)的二元論教理。

莊老師並參考吉元信行與秋本勝的觀點,指出「世」(adhvan)與一般客觀意義上的「時」(kāla)的不同,前者毋寧是一種經驗者的主觀感知下的時間,亦即「對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時間感知狀態」。從此意義並進一步重新思考有部的「說一切有」的意涵:所謂的「一切」,是指主觀經驗者的「一切所認知的對象」—──由此,才能在根境和合而有識的前提下肯認意識必有所緣境。於是,George Berkeley的提問中,有部的理論很可能會導向「當樹倒下的聲音沒有人聽到,則該聲音並不存在」的結論。於是,莊老師提出,有部雖然仍是主張外境實有的實在論者,但當有部一方面把佛教思想進一步哲學化與系統化的同時,也導向了唯心論的立場,儘管並不十分徹底。

循上,莊老師雖然是透過《瑜伽經》及其注疏對有部三世實有說的容受為主要的考察主題,但背後錯綜複雜地涉及並反映了印度諸宗教與哲學傳統,乃至佛教內部的不同宗派在二元論與唯心論等存有論在立場上的差異。

由於現場除了主持人胡志強老師、政治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特設講座教授.本計畫主持人林鎮國老師、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共同計畫主持人鄧偉仁老師外,還有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歐慧峰(Matthew Bryan Orsborn)老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與哲學研究所博士後楊得煜博士等專家學者,現場討論十分熱烈。

主持人胡志強老師在回應時即提問:為何有部會將佛教思想進一步「哲學化」?而後來如此哲學化的抽象與複雜教理,無論是對佛教或其他印度宗教與哲學傳統,似乎難以想像其與修行實踐間的具體關聯為何。莊老師同意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斷層,進而主張我們確實應該要將印度諸宗教與哲學傳統,放回他們各自的修行脈絡中去理解──然而,可惜的是,我們缺少文本去獲知歷史上這些理論與理論的提出者是如何實踐的。

與會學人們並環繞著瑜伽派、有部與瑜伽行派之間在外境實在論、非實在論之間的不同立場進行釐清,以討論《瑜伽經》對有部的容受與對瑜伽行派的批判。爭政治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教授林鎮國老師亦進一步追問:有部與多數佛教傳統相同,都認為時間是「假法」;那麼,瑜伽派呢?莊老師先是回應,數論派與瑜伽派同樣都認為時間是假有,亦同於有部所謂的「三世」是一種主觀上的認知的主張。後續,與會老師們就瑜伽派究竟如何界定「時間」是「假有」或「實有」的性質展開一系列討論──莊老師並指出,時間的議題不但僅僅牽涉到時間哲學,也跟瑜伽派的解脫論有密切關聯,即認為解脫是一切的止息,包括時間,接著本具的智慧就會開顯。

最後,胡老師打趣地以「反向學習」為總結:既然瑜伽派從佛教學習甚多,或許佛教也能再從瑜伽派等非佛教的印度宗教與哲學傳統中汲取資源,以壯大與完善自身的諸多面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